时间:2023-01-19 19:24:23 | 浏览:2060
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韩虔为得姓始祖。
韩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位。至2006年,韩姓人口约有人口88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8%(排名第26位)。
韩姓最早活动于春秋时的晋国,后经过韩国几次迁都,从而得以迅速繁衍。当代,韩姓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河北、辽宁等省,南方则以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福建等省为主。
韩字演化
1、源自姬姓,
黄帝第二十九代韩侯:霜字辈。黄帝第四十三代韩献子厥:氏族典第十一卷。韩侯至平王时失国,其裔韩厥事晋复封韩原,凡二十四世,而灭于秦后有,韩氏、何氏、横氏、侠人、罂氏、言氏、贾氏、褐氏、李氏、吕氏、韩侯氏、无忌氏、公族氏、韩褐氏、韩藉氏、韩婴氏、韩信氏【见姓纂。 】信都氏。 韩厥氏之元系康,釆于赵,蔺为蔺氏,哀侯少子婼,采于平,为平氏、婼氏、张氏、灌氏;信之派又有,韩余氏。颍川成为韩姓的第一个郡望。
2、少数民族改姓而来:
图片来源网络
韩姓渊源
①鲜卑族改韩姓: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革,把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其中的出大汗氏改为韩。
②满族改韩姓:满族哈勒塔喇氏,满语为Haltala Hala,世居吉林乌拉,后多冠汉姓为韩氏;翰颜氏,满语为Hanyan Hala,世居赫林台、嫩河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韩氏;赫济哩氏,满语为Hegiri Hala,世居辉发,后多冠汉姓为韩氏。
③锡伯族改韩姓:锡伯族哈斯胡里氏,亦称哈斯呼哩氏、哈呼拉氏,世居伯都讷,清中叶后,改为汉姓韩氏;韩吉利氏,世居伯都讷,清中叶后多冠汉姓为韩氏;韩亚喇氏,世居伯都讷,后多冠汉姓为韩氏。
④朝鲜族改韩姓:满清建国后,世居义州(今朝鲜新义州)、开城府(今朝鲜开城)的朝鲜族人,皆冠汉姓为韩氏。
⑤鄂伦春族改韩姓:鄂伦春族卡格依尔氏,亦称卡日基尔氏,世居雅鲁河流域(今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韩;哈尔卡拉氏,满语为Harkala Hala,世居雅鲁河(今嫩江支流雅鲁河流域),所冠汉字姓韩。
得姓始祖
韩虔(?-前400年),姬姓,韩氏,名虔,晋卿韩武子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前408年至前400年在位。
西周初年,周公把唐地封给虞,其子燮更国号为晋。春秋初期,曲沃武公封姬万于韩,姬万曾孙韩厥以封邑为姓。韩厥的七世孙韩虔建立韩国。韩虔即为韩姓的得姓始祖。 [7]
韩姓繁衍发展主要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及唐宋三个时期。
韩姓最初活跃于陕西和山西一带,商末周初时进入了河南和河北地区。汉晋南北朝时期,韩姓在河南地区发展迅速,尤其以韩国古都阳翟和南阳为中心,形成了颍川郡望。同时韩姓向北部、东北地区、山东、江苏、浙江、甘肃、四川播迂。唐朝后期,韩姓始入广东和福建。韩姓在东晋、隋唐时期的北方地区战乱中,损失较大。宋朝时,中原人群大量南迁,韩姓也随之迁往广东、福建一带。元明清时期,江浙一带的韩姓人较大规模继续南迁,有的迁居台湾,甚至漂泊海外,到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定居。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韩姓大约有64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78%,排在第二十五位。韩姓第一大省是河南,约占韩姓总人口的25.6%。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陕西,这三省韩姓大约占韩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山东、江西、四川、安徽四省,又集中了24%的韩姓人口。形成了以豫冀鲁皖、陕川为中心的两大块韩姓聚集地。而湖南和两广地区是当时韩姓人口稀少的地区。 [8]
人口分布
韩姓人口分布
明朝时期,韩姓大约有62万人,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67%,排在第二十九位。山西和山东一跃并列为韩姓第一大省,约占韩姓总人口的31%。在中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山东、陕西、河北、甘肃、浙江,这六省约占韩姓总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江苏、广东两省,又集中了14%的韩姓人口。宋元明600年里,中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韩姓人口增长比率为负值,人口在减少。韩姓是北方地区姓氏,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到惨重的损失。期间人口主要向西北、东部和南方地区迁移。重新形成了晋冀鲁、陕甘、浙苏三大块韩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韩姓人口近884万,为中国第二十六位大姓,大约占韩姓总人口的0.68%。河南为韩姓第一大省,约占韩姓总人口的14%。在中国的分布,在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韩姓总人口的35.6%,其次分布江苏、辽宁、安徽、山西、黑龙江、陕西,这六省又集中了32%的韩姓人口。形成了以山东中部为中心,向东南、东北、西北以及东方辐射,长江以南的省份少韩姓的状况。从明朝以来的近600年间,韩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有强劲的回迁,这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同时,黄河以北的韩姓人群出现向东北地区移民的倾向。韩姓在人群中分布以长江为界,分高频率北方区、低比率南方和西部区。在晋冀鲁豫、京津、内蒙古中部和东部、辽吉黑、陕宁北部、皖苏北部,韩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88%以上,有的达到1.6%以上,这部分覆盖面积大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7.8%,居住了大约66.5%的韩姓人群。在陕宁南部、甘宁大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部、皖苏南部、上海、湖北、重庆、四川北部、浙赣北端、湘黔北部、海南,韩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4%-o.88%,其覆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1%,居住了大约20%的韩姓人群。
韩
这一时期,是王姓各郡望的形成时期,也是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不仅两汉时期的两大旧族,琅邪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势力获得了充分发展,双方成为天下盛门,而且其他一些王姓支派,如东海王氏、北海王氏、山阳王氏等,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加上在东晋十
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韩虔为得姓始祖。韩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位。至2006年,韩姓人口约有人口88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8%(排名第26位)。 韩姓最早活动于春秋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韩姓除前面讲述的出自姬姓的渊源外,还有一个渊源是出自董姓,董姓为“祝融八姓”之一。这个说法是袁义达、邱家儒在《中国四百大姓》中提出来的。《史记·楚世家》记载,帝喾时期的火正(掌管火,安排农业生产的官员)吴回,他的儿子陆终娶
电影《赵氏孤儿》中,黄晓明饰演的韩厥形象。春秋时的战车示意图。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作为晋惠公的重臣,战争又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姬简自然要始终陪伴在晋惠公左右出谋划策。战斗打响前,晋惠公派姬简去侦查秦军的情况。姬简回来后,很悲观地告诉晋惠公,
在民间,有两个顺口溜知者众多。一是“土地老爷本姓韩,不住东北住西南,如今了却生前愿,瑶池大路去成仙。”这是人死后往土地庙报庙时祭文上的词儿。土地爷姓韩,也就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的叔叔韩文公。韩湘子成仙后,也想把他的叔叔度成仙,就对他叔叔说: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名士辈出,他们往往会受到世人们的赞颂,不过有些人虚有其表,或者晚节不保。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韩姓人物们。梳理了《三国志》中记载的韩姓人物们,列个名单:韩遂、韩暹x
从18世纪30年代起,歌剧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欧洲器乐音乐也得到了迅猛的扩展。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主要在教堂和宫廷中发展,但到了18世纪古典主义时期,市民基层也成为了器乐音乐的参与者和欣赏者,人们对器乐的独奏和合奏音乐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
泱泱大姓,名人辈出,众多贤才名士,交相辉映,光照史册。字行辈分分明有序,如江苏春晖韩姓一支为:“学以全为范,衷其慎是举,作求躬日方迪,遵集受敷宜。”随着子孙繁衍增多,又分出贵字派、和字派、平字派、朝字派等等。《韩信》剧照韩姓的李媛主要有以
向海图强,向海图兴,“蓝色经济”是广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省会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广州,在全省海洋经济版图里占有重要分量。广州近日研究制定了《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力打造
奥地利,今天位于欧洲中部的一个议会制共和制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作为一个内陆国家与多国接壤,跟今天的匈牙利、斯洛伐克、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列支敦士登、瑞士、德国、捷克等国接壤产生关系,历史上的奥地利也与他众多邻居之间产生了诸多爱恨情仇
【原创】作者:曰回1、要了解青铜器(Bronze Ware),就要先了解什么是青铜器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称为“三代铜器”。青铜一般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但也常有少量的铅,在红铜中加入适量锡,可以降低熔点,提高硬度;古代铸造
来源于:网络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韩哀侯灭郑后,子孙相继以国为氏。西汉时有大司农郑当时,定居于河南郡开封县(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 ,西晋时置荥阳郡而开封县属之,后世遂称“荥阳开封人”(即荥阳
南都讯 记者程洋 电子烟企业的生产许可证正在陆续发放中。7月7日,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公示信息显示,已有42家电子烟企业拿证。其中,新增5家电子雾化品牌取得电子烟品牌持有许可证,许可范围为:烟弹与烟具组合销售的产品品牌持有,包括内销与出口。另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贾村乡张李冯村新品种苹果示范园,种植户利用网络直播拓宽销售渠道。 闫 鑫摄(人民图片)近年来,直播电商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在增加就业、扩大内需、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统计
中新网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 张素)“2022可信云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云计算白皮书(2022年)》。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对此进行解读时表示,今年聚焦“新经济,上云用云新周期”。上云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