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19:22:05 | 浏览:1646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名士辈出,他们往往会受到世人们的赞颂,不过有些人虚有其表,或者晚节不保。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韩姓人物们。
梳理了《三国志》中记载的韩姓人物们,列个名单:韩遂、韩暹xiān、韩馥fù、韩浩、韩莒jǔ子、韩范、韩嵩sōng、韩暨jì、韩肇zhào、韩繇、韩珩héng、韩胤yìn、韩起、韩荀、韩当、韩综、韩融、韩斌、韩宣、韩忠、韩观、韩龙、韩玄、韩冉、韩俨、韩士元、韩晞xī、韩扁、韩晏。其中不乏韩遂、韩当、韩融这样在后世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馀万,天下骚动”——《三国志·武帝纪》
【韩遂,汉末时期凉州之乱的代表性人物,渭南之战中还与马超等人一起被载入史册】
“秋七月,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奉别屯梁”——《三国志·武帝纪》
【韩暹,白波贼之一,也参与了李郭之乱,趁此机会获封大将军】
“袁绍与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太祖拒之”——《三国志·武帝纪》
【韩馥,董卓推举的冀州牧却参与了讨董联盟,还将冀州拱手让于袁绍】
“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三国志·武帝纪》
【韩浩,曹操部将以忠勇闻名,常年待在曹操中军,还参与过屯田事宜】
“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首”——《三国志·武帝纪》注解
【韩莒子,袁绍部将,也可能与“韩猛”是同一人,官渡一役中丧命】
“易阳令韩范、涉长梁岐举县降,赐爵关内侯”——《三国志·武帝纪》
【韩范,虽然曾经支持袁绍,但也早早向曹操投诚】
“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三国志·武帝纪》
【韩嵩,荆州地方名士,与刘表有些嫌隙,后来加入曹魏阵营】
“韩暨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三国志·韩暨传》
【韩暨,同样是荆州士人,他曾被刘表强迫出仕,后来在曹魏官至司徒。有两个儿子韩肇、韩繇】
“太祖高韩珩节,屡辟不至,卒於家”——《三国志·袁绍传》
【韩珩,曾经为袁绍效力,袁绍落败后多次拒绝曹操的征辟】
“术遣使韩胤以僣号议告布,并求迎妇”——《三国志·张邈传》
【韩胤,袁术派去吕布那传递消息,结果被吕布一怒之下处斩了】
“别遣将韩起等率将三军,驰行至沓”——《三国志·公孙度传》注解
【韩起,公孙渊麾下将领,仅有的战绩是伏击吴国使臣】
“太尉杨彪、太仆韩融近臣从者十馀人”——《三国志·董卓传》
【韩融,汉末时期颍川名士,也是被董卓征辟来的名士之一】
“后傕胁天子,繇与尚书郎韩斌同策谋”——《三国志·钟繇传》
【韩斌,汉末尚书郎,曾与钟繇等人一起协助汉献帝逃离长安】
“韩宣字景然,勃海人也”——《三国志·裴潜传》注解
【韩宣,同样是一位饱学之士,还因为礼仪问题与曹植闹过矛盾】
“又辽东太守公孙康自称平州牧,遣使韩忠赍单于印绶往假峭王”——《三国志·牵招传》
【韩忠,在辽东为公孙康效力,拉拢乌桓时没有辩论过牵招】
“邈同郡韩观曼游,有鉴识器干,与邈齐名”——《三国志·徐邈传》
【韩观,年轻时与徐邈其名,还在曹魏担任过豫州刺史】
“至三年中,雄遣勇士韩龙刺杀比能,更立其弟”——《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韩龙,他刺杀轲比能一事产生了巨大影响,只是史书中没有对此事有过多着墨】
“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守韩玄”——《三国志·黄忠传》
【韩玄,汉末时期长沙太守,黄忠曾经的上司】
“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三国志·先主传》注解
【韩冉,曹操逝世后刘备派去魏国吊唁的使者】
“与巴西韩俨、黎韬童幼相亲厚”——《三国志·杨戏传》
【韩俨,年少时与杨戏、黎韬交情很好,也借此留名史册】
“赞马季常、卫文经、韩士元”——《三国志·杨戏传》
【韩士元,在《季汉辅臣赞》中被提及,也许与韩俨是同一人】
“时刘表遣从子虎、南阳韩晞将长矛五千,来为黄祖前锋”——《三国志·孙策传》注解
【韩晞,刘表麾下部将,又是一位南阳人士,可能与韩暨有些渊源】
“逊遣亲人韩扁赍表奉报,还,遇敌於沔中,钞逻得扁”——《三国志·陆逊传》
【韩扁,陆逊派出的使者,被敌军擒获】
“策遣永宁长韩晏领南部都尉,将兵讨升,以齐为永宁长”——《三国志·贺齐传》
【韩晏,曾奉命征讨商升,但是没打过】
“绍遣别将韩荀钞断西道,仁击荀於鸡洛山,大破之”——《三国志·曹仁传》
【韩荀,袁绍部将,为曹仁添了一笔战绩】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三国志·韩当传》
【韩当,江东早期宿将之一,让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赤壁一役落水之事。他有个儿子韩综,后来叛逃魏国,也让韩当的风评受到影响】
如有疏漏,还望补充。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韩姓除前面讲述的出自姬姓的渊源外,还有一个渊源是出自董姓,董姓为“祝融八姓”之一。这个说法是袁义达、邱家儒在《中国四百大姓》中提出来的。《史记·楚世家》记载,帝喾时期的火正(掌管火,安排农业生产的官员)吴回,他的儿子陆终娶
电影《赵氏孤儿》中,黄晓明饰演的韩厥形象。春秋时的战车示意图。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作为晋惠公的重臣,战争又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姬简自然要始终陪伴在晋惠公左右出谋划策。战斗打响前,晋惠公派姬简去侦查秦军的情况。姬简回来后,很悲观地告诉晋惠公,
在民间,有两个顺口溜知者众多。一是“土地老爷本姓韩,不住东北住西南,如今了却生前愿,瑶池大路去成仙。”这是人死后往土地庙报庙时祭文上的词儿。土地爷姓韩,也就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的叔叔韩文公。韩湘子成仙后,也想把他的叔叔度成仙,就对他叔叔说:
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韩虔为得姓始祖。韩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位。至2006年,韩姓人口约有人口88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8%(排名第26位)。 韩姓最早活动于春秋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开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时要注意防护呀。汉末时期名士辈出,他们往往会受到世人们的赞颂,不过有些人虚有其表,或者晚节不保。本篇就来聊聊汉末时期的韩姓人物们。梳理了《三国志》中记载的韩姓人物们,列个名单:韩遂、韩暹x
从18世纪30年代起,歌剧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欧洲器乐音乐也得到了迅猛的扩展。巴洛克时期器乐音乐主要在教堂和宫廷中发展,但到了18世纪古典主义时期,市民基层也成为了器乐音乐的参与者和欣赏者,人们对器乐的独奏和合奏音乐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
这一时期,是王姓各郡望的形成时期,也是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不仅两汉时期的两大旧族,琅邪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势力获得了充分发展,双方成为天下盛门,而且其他一些王姓支派,如东海王氏、北海王氏、山阳王氏等,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加上在东晋十
何姓是在秦始皇统一之后出现的姓氏,距离现在大约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了。何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七位,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何姓的得姓充满了偶然性,本来是被周成王封在韩国的唐叔虞的后代,传到韩安的时候,韩国被秦国所灭,于是子
何姓和韩姓在百家姓排名中都是大姓。人们常说“何韩一家亲”,那这个“一家亲”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何姓和韩姓在现在普通话的读音里面有很大的区别,很难混淆。但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山西和陕西方言中,韩和何的发音非常类似,非常容易把韩读成何!据说现在云南的
韩姓女孩有解释的名字大全韩姓女孩有解释的名字大全韩姓女孩有解释的名字韩玉瓒。“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玉瓒:天子祭祀时用的酒器。韩缉熙。“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缉熙:光明。《文心雕龙·时序》曰:“并文明自天,缉熙景祚”。韩清馨。“尔酒既清,
韩姓起名:故国三韩远,秋风客意多1. 姓氏介绍: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韩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韩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位,至2006年,韩姓人口约有88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8%(排名第26位)。韩姓最早活动于春秋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龙成凤,为了让孩子多读书、好好学习,很多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都会选择充满哲理诗意的名字,包含着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一个人的名字是很重要,不仅在事业上,在爱情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铭缘阁起名网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有哲理诗
人之有姓,与生俱来。姓氏作为社会个体或家族群体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生活、社会往来、功名事业、典籍记载中,无处不在,可谓生而有姓,终生相随,死而传世,代代相承。姓氏介绍系承唐叔虞,始祖为韩厥。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二十五姓。韩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
2016猴年韩姓女宝宝取名大全韩引丽 韩燕颖 韩昕洁 韩哓莉 韩锦艳 韩卓琳 韩诗瑶 韩蓉馨韩蓉龄 韩坛琼 韩秀倩 韩京芳 韩荣花 韩灵雪 韩钧瑶 韩骏瑶韩竣瑶 韩均瑶 韩珍丽 韩幼蓉 韩郡瑶 韩俊瑶 韩燕蓉 韩亚冉韩榆婷 韩勇丽 韩鲁红
韩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位至2006年韩姓人口约有人口88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0.68%排名第26位历史发展源自姬姓黄帝第二十九代韩侯:霜字辈黄帝第四十三代韩献子厥:氏族典第十一卷韩侯至平王时失国其裔韩厥事晋复封韩原凡二十四世,而灭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