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19:20:55 | 浏览:1699
韩,漳州音[hang13],《唐韵》《集韵》胡安切,《韵会》《正韵》河干切,音寒。与普通话同音,也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
韩有三个郡望,颍川、南阳、昌黎。漳州今韩姓主要分布芗城区天宝镇,天宝月岭韩氏郡望南阳。各县韩姓大都出自天宝。
天宝韩姓初居颜厝(莲塘铺),元泰定间韩观佑迁月岭铺山下路边,卒葬月岭山。
一、唐漳州刺史韩泰
韩泰(?-831 ?),唐代大臣。“二王八司马事件”主要人物之一。字安平,行七,雍州三原(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郡望南阳。贞元十一年进士,贞元中尝为连州刺史,二十年为监察御史。永贞革新时,韩泰为户部郎中、神策行营节度司马,十月被贬为抚州刺史,十一月再贬虔州司马。元和十年(815年)量移为漳州刺史,长庆元年(821年)改郴州刺史,四年六月为睦州刺史,大和元年七月任湖州刺史,三年迁常州刺史,约五年卒。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二、唐漳州长史韩愃
唐故试卫尉少卿兼漳州长史韩府君墓志并序
公讳愃,字中则。侍中公瑗之曾孙,楚州司马绎之第二子。少沉敏多略。历太子宫门郎,太仆寺丞,佐戎淮西。属李希烈逆节,署参谋领兵比阳(今泌阳县)以抗王师。公乃饮士卒醉,而轻骑夜遁,追者不及。襄阳帅贾躭荐之,朝廷有疑之之论。故除远郡佐,郁郁不得志,以永贞元年(805)六月六日,享年五十四终。属中原多故,旅榇潇湘,以元和十五年(820)九月三日归葬于洛阳北原。嗣子重立。茹哀窀穸,克终先远,礼也。
韩煊大致建中三年(782年)后贬入漳,时约31岁。
三、宋名宦名人
韩岊(jie2)以左朝奉大夫来知,绍兴十年(1140年)十一月到。
韩岊,字知刚,闽县(今属福建福州)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历知饶州、漳州、建州,终朝奉大夫。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七。
韩鈜,宣和三年(1121年)辛丑何涣榜进士。正德志称其县分历官俱未详。韩氏族谱称其为龙溪莲浦云乡人,但宋龙溪并无莲浦云乡建置。
四、科举
韩济,明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湖广武昌知府,湖广参政。
韩登坛,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武进士,浙江都司,福建上游巡抚,坐营参将。
五、古迹
1.天宝大寨
位于天宝镇大寨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圆土楼,万历三十一年(1613年)重建。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建为砖砌圆楼。
2.路边威惠庙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井中有著名的出石石莲花,中部阴刻:(元)泰定丙寅,灵龟山主威惠庙立。
3.莲浦洪坑岭厝林石墓(待考)
出水莲花
作者简介
南州木棉,本名郭联志,字封城,教授、高工。老三届知青。以工为业,生死度外;以史为乐,浪迹田野。